本文目录一览
- 1、文言文100个文化常识
- 2、古代商贾文化
- 3、语文历史常识
文言文100个文化常识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语文文化常识 敬辞 “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有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先要沐浴、更衣、独居,忌食鱼肉荤腥,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做“斋戒”。(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文言文,文学常识 书信 尺牍,信礼 第一个书: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 第二个书:即书信,是bai文体的一种。 所以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文化常识的记忆功夫应当在平时,不建议拿文化常识清单去背诵,当然这也是一种办法。
从高考考纲考点考题上看,记忆型的知识,起码有字词的音形义(历年第1第2等试题),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和填空(如1996年第9题、30题),名言佳句的填空(第ⅱ卷),文言文实词的比较(1996年1114题)等。
古代商贾文化
1、因而,在那样的年代,商人 利用它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互相支持,和衷共济,于是就成为市场价格的制 定者和左右者。
2、商贾,是古代对商人的称呼,释为行商坐贾,行走贩卖货物为商,住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指商人。《周礼·天官·太宰》:“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郑玄 注:“行曰商,处曰贾。
3、利以义取, 诚信待人。主张义利相通,先义后利,以义制利,利以义取, 诚信待人这也是晋商经营的哲学基础和晋商精神价值观的核心。
语文历史常识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目录: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目录辞书十一古代军制 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2、语文和历史有没有关联 肯定是有关联的,文史不分家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如果说关联最密切的就是语文考察的文言文阅读中古文化常识那一块。
3、“语文”产生于19世纪末,1887年张之洞首用,在解放前已是一个常用词了,但作为中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课程名称的时间较晚。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
4、一至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的类型及其重要性 “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智力之核心)的基础”,可见掌握“双基“的重要。